近年来,党报多次报道‘开厂不如炒房’的现象,引发社会对经济结构失衡的广泛关注。这一表述折射出当前部分资本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的趋势,凸显了我国经济发展中潜在的‘脱实向虚’风险。
实业投资是国民经济的基础,直接关系到就业稳定、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安全。在高房价、高融资成本及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,许多企业主发现,投资制造业的回报周期长、利润薄,而房地产等资产领域却可能带来短期高收益。这种反差导致大量社会资本涌入楼市、金融产品等虚拟经济,挤压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。
经济‘脱实向虚’的隐忧不容忽视。它可能削弱国家长期竞争力,因为实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;资产泡沫风险加剧,一旦破裂将冲击金融稳定;就业市场可能受到影响,因为虚拟经济创造稳定岗位的能力相对有限。
为解决这一问题,政策层面需多管齐下:通过减税降费、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实业运营成本;完善金融体系,引导资金流向高新技术制造业和中小企业;同时加强房地产调控,抑制投机炒作。只有重塑实业投资的吸引力,才能推动经济回归实体经济本源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